当前位置:首页 >  聚焦  > 正文

遇渣男,阮玲玉为何一死逃避?破解这3个“情结”,帮你远离家暴 环球热讯

时间:2023-05-30 08:55:20     来源:娱记小能家

一个芳华正好的女子最担心遇到什么人,答案是“渣男”,那么还有比这更恐惧的吗?


(资料图片)

85年前,在上海滩一个25岁的女子的葬礼上,为她送葬的人多达30万人。

美国《纽约时报》驻沪记者慨叹道:“这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哀礼!更是女性争取平等、反对家暴的最强烈抗议!”

1935年3月7日,上海滩著名女星阮玲玉吞服安眠药自杀。

一时间,整个上海滩为之哀痛,3月8日当天就有5名少女为她自尽。此后几天,陆续有多名新时代女性为她自杀,她们的遗书留言大同小异:“阮玲玉死了,我们活着还有什么意思?”

阮玲玉生前曾出演《新女性》电影,主角“韦明”勇敢追求平等和幸福的励志故事,让很多影迷把她看作新时代女性的象征。可是,阮玲玉突然自杀让无数影迷崩溃、迷茫,女性的未来在哪里?

阮玲玉一生中喜欢过3位男性,可惜,她的命运不济,遇到的全是“渣男”。令世人唏嘘的是,这些“渣男”不仅玩弄她的感情、贪图她的美色和财产,还喜新厌旧、对她弃如敝帚。

而更令人气愤的是,他们还经常家暴她!

阮玲玉的第一任是纨绔少爷张达民。

出身卑微、缺乏男性关怀的阮玲玉,很快坠入张达民甜言蜜语编织的罗网。

可是,两人的爱情却不被双方的家庭接受,16岁的阮玲玉悄悄辍学,偷偷瞒着家人和张达民同居。

馒头大师在《历史的温度》中这样告诫涉世不深的女孩子:“女性在情感上有三种天生的症状,其中之一就是‘罗密欧与朱丽叶情结’。即越被周围的人反对,她们越认为找到了真命天子。”

阮玲玉的母亲和身边朋友都劝她离开张达民。

因为这个纨绔子弟不仅一无所成,挥霍家产毫不在意,而且还经常出入烟花之地,是个朝三暮四的渣男。可尚未经过世事的阮玲玉一概不听,每次都竭力为张达民辩护。

在中国的婚姻经验传承中,有一句一直适用于绝大部分人的真理:“父母希望你们在一起的,结果往往证明是欢喜良缘;父母希望你放手却被你坚持的,往往都被结局证明很悲惨。”

张达民很快就厌倦了阮玲玉,并经常殴打她,逼她给钱,供他享受。

哪怕阮玲玉已成为上海滩最有名的影星,却丝毫无反抗之力。因为,明星最怕“丑闻”,张达民要挟她一旦不给钱,就曝光她16岁私自委身的“丑闻”。

就在阮玲玉迷茫彷徨的时候,一个叫唐季珊的男人闯入了她的视线。

当一个女人空虚、痛苦的时候,闯入她心扉最快捷的办法就是倾听她、理解她、同情她并时刻敞开“宽厚温暖”的胸膛。似乎,这是所有“渣男”都掌握的讨女人欢心的技巧。

唐季珊成功俘获了阮玲玉的芳心,两人很快就同居了。

张达民才无所谓阮玲玉和谁在一起,他只要继续依附在阮玲玉身上做“寄生虫”,给不了他钱,阮玲玉就会遭到毒打。阮玲玉也曾向唐季珊求助,可唐季珊却让她自己处理。

有一次,张达民为了威胁阮玲玉继续给钱,竟状告阮玲玉和唐季珊。

唐季珊愤怒了,他大吼大叫,第一次把阮玲玉打得鼻青脸肿,并把她撵出家门。车夫后来曾对公众说:“3月7日那天下大雨,阮小姐被他关在门外,苦苦求了一夜。”

心理学家说:“施暴是容易上瘾的”。自那以后,唐季珊渐渐变本加厉,不仅经常对她家暴,甚至还把别的女人带回家里。

夹在两个“渣男”之间,平日里看起来光鲜成功的阮玲玉竟然无计可施。

如果她甩手离开,这两个男人就会曝光她昔日的一切;如果她勇敢自救,她将不得不独自面对外界的风言浪语。这对一个善良、怯懦的女性来说,是何等的残忍?

终于,阮玲玉选择了自我了断,彻底对人生绝望!

为何阮玲玉不反抗呢?

很多人不解,作为一个鼎鼎大名的影星,阮玲玉完全有资本、有影响力摆脱“渣男”的控制,可她却选择放弃了自己的生命,这是为什么?

馒头大师分析认为:自古以来,“婚姻不是儿戏”的观念深入人心。阮玲玉以死明心,这是“斯德哥尔摩情结”的副作用,即把“爱情劫持者”的行为看作自己的过错,并为之买单。

闹得沸沸腾腾的马主持被“家暴”事件,其实也是“阮玲玉悲剧”的重演。

当初,女记者以为自己嫁给的是爱情,嫁给的是一个连小动物死去都流泪不止的“善良”人。可是,她没想到自己也陷入了馒头大师说的两个症状里。

所以,她没在第一次被家暴时引入“制止机制”,一忍再忍,直到忍无可忍,最后不得不带着孩子藏起来。

没人理解女记者为何不在第一时间反抗?是因为没人知道她对“尊严”的意识,还停留在过去的时代里。

阮玲玉的死对后人有什么直接的教育意义吗?不,她没有!

因为她还陷入了一种叫做“山鲁佐德情结”里面,以自我的牺牲成全了张达民、唐季珊。这是一种女性与生俱来的牺牲精神,为了拯救或让“感情劫持者”觉醒,女性主动牺牲自己,希望能感化对方,救赎对方。

就像阮玲玉在遗书中写给张达民的那样:“达民,我一死何足惜?不过是怕人言可畏,还是怕人言可畏罢了。”

如果阮玲玉,包括85年后的女记者,能破解上面三个“女性情结”,她们的命运就不会那么悲惨了!

“读史可以明智”,这是历代名人、伟人传给后人颠簸不破的真理,更是让后人执着、奋进的动力源泉。

馒头大师在《历史的温度》一书中提醒读者,“尊严保持”是一切两性感情的基础。阮玲玉的悲剧告诫所有女性,包括男性,入世未深一定要擦亮眼睛,保护自己,远离“渣性男女”。

《历史的温度》是一部以“中外历史名人”为蓝本的典故丛书。

这部书不仅首次揭露很多不为人知的名人秘密,而且,作者馒头大师结合时代思潮,温暖、理性地分析,点检得失、臧否功过,充满了人文情怀。

如果你想听馒头大师讲述更多有温度的历史,请点击上方链接看一看吧。

-End-

标签:

推荐文章